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2 00:23:10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底线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多次强调,必须要打好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以金融风险防控为抓手,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当前,我国银行业竞争加剧,逐渐呈现出白热化趋势,对各家银行而言,如何将优质存量资产盘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私人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面向高净值客户群体提供多元化、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破解经营困境的重要举措。对此,商业银行必须要聚焦高层次的私人客户群体,对其金融需求进行深度挖掘,通过纵深合作方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带动对公条线产品扩户提质。但与传统个人业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涉及面更广,内容更多元,使得风险隐患增大。因此,必须要加强私人银行业务风险体系建设,落实全面风控机制,实施风险管理战略,切实提高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成效。
私人银行业务作为一种高端银行业务,是指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对特定客户指定的资产提供投资建议,包括投资方式、投资策略、投资范围等,并对客户的其他金融和非金融进行全权代理的业务模式[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财富呈高速增长态势,在短短十几年间,私人银行业务资产规模达到14万亿元,即便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增长速度依旧迅速。上市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私人银行业务客户均超过10万。
所谓“私人”,并不是追求更高端、更私密的服务体系,而是深入挖掘客户需求,理解客户喜好,与客户保持更紧密的交流互动,更熟悉客户的投资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从而给予最佳的投资建议。这也是私人银行业务能够实现以用户为中心、坚持把客户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重要前提。
我国虽私人银行业务相对比较繁琐,其风险亦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外部事件干扰、人为操作失误、技术缺陷等因素造成的损失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细化为四类风险,即人员、流程、系统和外部事件[2]。私人业务开展过程中,客户资产往来复杂,且很多信息涉及隐私,加之业务范围较广,这也就成为洗钱风险高发地。伴随着私人银行业务的拓展,资产配置、家族信托、税务规划等业务相继开展,私行反洗钱风险管理压力持续增大。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股价、汇率等方面。尽管私人银行业务大多属于中间业务,客户也可以通过资产多元化配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市场风险,但投资产品所产生的风险依旧由客户自己承担。而且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格局逐渐形成、金融市场关联性日渐紧密,跨市场传播风险概率增加,因此难以把控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债务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或是在合同存续期间信用等级发生变化,导致金融产品价值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债权人经济损失的风险。虽然私人银行业务客户都拥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此外,在投资、信托、保险等业务中,也可能出现交易对手违约情况,同样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因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触犯法律底线,从而遭受法律制裁的风险。私人银行业务流程繁琐,业务种类较多,甚至涉及一些新兴业务,这就要求私人银行业务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此外,一些经营决策缺乏对依法合规性的考虑,在经营、披露、宣传等环节中造成声誉损失,进而演变为法律风险。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商业银行战略重点逐渐向数字化转型倾斜,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在银行中被广泛应用,不断推动支付结算、身份认证、智能投顾等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业务效率,降低了业务成本。不可否认,数字化使得私人银行外部环境发生重大转变,但随之也产生了很多新风险,诸如,网络攻击、数据欺诈、信息盗取、设施故障等,给客户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金融科技所衍生出来的新型风险也值得关注。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操作造成利益关联方对其产生负面评价的风险,包括经营、管理以及其他外部事件等原因。作为金融机构非常重要的一类无形资产,声誉对银行发展和业务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客户黏性。声誉风险具有突发性、易传导性等特征,且各类风险都可能最终演变为声誉风险,这也就使得风险管理难度增大。近年来,随着媒体传播渠道及形式的多样化,客户言论逐渐自由化,负面事件传播速度快,极易成为舆论焦点,从而使得涉事银行面临舆论压力。
私人银行应积极探索差异化服务流程,与普通个人账户服务区分开,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将洗钱风险前移至准入和存续阶段。
首先,要把好客户准入关。在客户开户前,客户经理通过KYC(了解客户规则)评估其财富来源是否合法,并根据客户风险等级、黑名单等信息,合理判断其是否具备准入资格,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更高层级的审核。
其次,在存续期应加强对客户反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定期审核客户资料的真实性,分析证件类型、交易信息等,分级审批和管理不同风险等级的客户,并根据等级划分,对高风险客户进行高频监察[3]。加强反洗钱风险动态监测系统研发,实现智能监测客户交易数据、身份信息、财富来源,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系统将立即预警并发送给相关人员,加强跟踪调查。此外,还应做好客户群体开发和挖掘工作,不仅要利用好客户在网点办理业务的机会,还要主动走出去,对产业园、高新技术区等进行调研,研究目标客户群体,走访有价值的客户,从中挑选优质的私人银行客户,以拓宽私人银行客户渠道。
私人银行应着力探索与表内业务相分离的代销产品风控评审体系,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在产品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推行管理机制,完善产品准入、审核、发行以及存续期管理等重要环节的规章制度[4]。私人银行针对零售代销机构采取名单制管理模式,将资质和信誉良好的机构纳入“白名单”,并每年做好名单复检工作,一旦合作机构出现违约、代销产品管理不当等行为,将其纳入“黑名单”,进行有序退出。在产品存续阶段,应推动风险管理向底层资产渗透,建立报告排查常态化机制;定期监测底层资产风险,以周为单位发布信用风险预警和异常指标;以季为单位全面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并出具相关报告提交上级审阅批示。
首先,优化组织架构,针对私人银行业务建立独立的政策研究团队,将风控策略制定与执行分离,使其相互制衡;优化决策机制,对特殊业务,增加对公人员参与评审。
其次,加快智慧风控系统迭代。增加风控系统功能,如关键信息智能跟踪、关键数据自动分析等,全面提升风险能力,实现“零售内部打通,零售对公打通,个金团金打通”。针对同一类型产品应实施相同的风险防控策略,共享风险预警信息,建立协同跟踪解决机制。
再次,积极匹配私人银行发展和市场趋势,从资产准入端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大力引进同策略业绩排行前25%的产品,逐步实现标类产品占比超过非标类产品。最后,做优做精高端增值服务。针对银行高净值客户而言,除金融产品外,其对高端增值服务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教育、医疗、出行等需求较大。对此,银行应持续探索构建高端增值服务体系,优化酒店会所服务、高端医疗服务、旅行定制、专属珠宝定制等,全面推行“一对一”“管家式”服务。
一是私人银行应基于全过程风险防范的角度,以加强内部控制为目的,制定各类规范化流程,尤其是业务营运流程必须要落实到位,包括产品审批流程、销售流程等;完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推动风险管理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
二是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秉承“内控在前、制度先行”的原则,以制度约束私人银行业务,将各类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强岗位控制,严格落实岗位分离制度。对高管、重要岗位人员应加大管控力度,落实离岗审计,确保监督和制约同步进行,从而形成人控、机控协同开展机制,真正防控业务操作风险。
人才驱动是创新驱动的重要前提。在新形势下,私人银行必须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重视人才储备和引进,多措并举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强化专业技能,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价值,确保高净值客户各类财富管理需求得到满足。
首先,开启大规模人才招聘,启动“社招+校招”模式[5]。在社招方面,根据私人银行业务需求,对私行金融顾问、贵宾理财经理等职务人才进行招募;在校招方面,以“管培生计划”为切入点,为私行业务储备更多优秀人才,为年轻人提供发展平台的同时,也为自身储备更多专业的财富管理人。
其次,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及合规培训,一方面提高业务人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增强风险意识。同时,开展培训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评优评先、职位晋升等的参考。
虽然私人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实现降本增效,但数据安全隐患暴露,可能会给银行和客户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是极有必要的;通过加强系统建设,提高识别和防控网络风险的能力,树立数据安全意识,保护客户数据隐私。此外,私人银行还应把握好业务创新度,实现与风险防控的有机平衡[6]。尤其是在设计和退出新数字化业务时,必须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控措施,实时监测,适时调整,为客户创造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环境。
近年来,商业银行业务不断拓展,尤其是私人财富管理,一跃成为其利润最大的核心业务之一。随着银行业在财富管理领域的深耕细作,越来越多银行开始重视私人银行业务。一方面,宏观经济回暖和居民收入增长,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另一方面,在理财净值化转型持续深入的推动下,居民对财富管理需求不断提升[7]。
《202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高净值人群”诸多财富需求中以家庭需求最为凸显,包括财富传承、家族税务、法律咨询、子女教育等,平均占比达到58%。可见,巨大的财富管理需求给银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市场,但随之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风险。对此,商业银行要想提高私人银行业务竞争力,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银行加强自身全球化转型,积极丰富财富产品、拓展投资渠道,将业务触角向海外延伸,在财富管理中引入全球先进的风险理念。
其次,银行要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通过在线方式服务新的私人银行客户,提高服务便捷性。再次,银行应立足场景,将金融功能与场景融为一体,提高与客户沟通交流的频次。
最后,银行应针对各层次高净值用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同时,伴随着未来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多元化发展趋势,银行还应着力于智能投顾研发和建设,不断缩小自身产品架构设计、资产配置能力与证券、基金的差距,充分发挥人才效用,依托科技赋能,推动私人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私人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依托时代发展“东风”,强化自身“内外功”,直接关系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机构在全球一体化格局中的竞争力。对此,必须要加强风险管理,革新服务理念,优化业务模式,推动私人银行业务良性化发展。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帅文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50